我院放疗科物理师张英杰、白龙、张详斌和戴谷雨分别在医技楼放疗机房现场演示了加速器自动化质控平台、立体定向放疗质量控制和放疗计划自动化质控平台的实际操作。
他指出,学校正在以医学+和信息+为引领,进一步释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加大力度推进医工结合的医学+信息、医学+材料、医学+制造三个中心和5G模式下的医学转化应用平台建设。魏于全院士围绕建设背景、发展前景、总体建设方案、工作进展、后续重点工作等方面介绍了华西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
他强调,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四个面向要求,特别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建立新机制、坚持高标准、推动融合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城市。华西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后,将成为规模最大、综合集成度最高的、装备最先进的、高度开放共享的生物治疗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生物治疗转化医学的发展、加快成果应用及产业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建设意义更加重大。她说,华西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成,将有利于我省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有利于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我省发展实效,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对提升我国生物治疗研究的科技创新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李为民院长在主持讲话中表示,由学校牵头申报的生物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各级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华西医学成立110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医学人才,为国家、为社会创新创造提供了强大的活力。开幕式由我院李为民院长主持。实验医学科分子诊断技术骨干王旻晋负责文件体系建设,他按照实验室质量建设要求,建立了实验室文件体系,包括各类规程文件15份、记录表格文件30余份,供全体队员学习。
3名检测队员还与安贞医院医护同道共同参加安贞医院为公众开设的采样工作。截止7月7日,安贞医院新冠核酸检测共计完成了35846人,建设检测能力从1600管提高到6600管,医院核酸检测放号量达3000人/天。同时安贞医院还派出采样队对北京6所大学、1所中学近7000人进行采样检测,帮助大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设核酸检测,覆盖大屯区多个社区。通过网络,进行新冠科普教育,受众达2万余人。
王旻晋老师采样 全体队员分工合作,在工作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进步。但是在队长谢轶的号召下,在全体党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勇挑大梁,不怕吃苦,多次自愿加班,对标本进行严格复查,常常工作至凌晨。
6月23日,3名队员跟随队伍飞抵北京,对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谢轶负责队员的感控培训,强调进出隔离区和污染区的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大家按照规范流程穿、脱防护用品并进行实操,在北京安贞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协助下,全体队员完成了生物安全和核酸检测入室相关培训,为开展的的新冠核酸筛查检测实验工作把关安全。在四川1队队长谢轶眼中,这支队伍具有强悍的战斗力。王旻晋:实验医学科分子诊断骨干,中共党员,在新冠疫情来临时,一直持续奋战在一线,建立和评估方法,使我院在1月17日成为省内首先开展新冠核酸检测的医院检验科,他放弃休假,整个春节假期奔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不惧不畏。
该实验室具有布局合理,包括污染区、半污染区、缓冲区和清洁区。6月22日,接到国家要求增援北京新冠核酸检测的任务,四川省紧急组织多家医院共同组队,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副主任谢轶,分子诊断专家陆小军、王旻晋加入四川检验队核酸检测1队,谢轶任队长。在安贞医院大力支持和充分沟通的情况下,48小时内,一个120平米的全新核酸检测实验室在安贞医院心血管研究所科研中心实验室内建设完成。用华西经验保障检测质量 20名队员来自不同的9家医院,虽然都有丰富的核酸检测经验,但是面对不同的仪器,以及不同的质控体系等问题,如何做到真正的全队同质化,如何保障生物安全、确保检验结果,保护队员零感染,为此,谢轶将华西经验运用到了一线。
为了更好的建设新的核酸检测实验室,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和临床检验能力,四川1队和安贞医院检验科共同开展2次网络学术交流。参与华西医院新冠核酸、抗体检测。
6月23日晚,在谢轶的带领下,四川1队飞抵北京,对接北京安贞医院。技术培训、感控培训、质控体系和文件体系的建设,只有统一这四项标准,才能让这支队伍真正达到同质化,才能达到华西标准,才能为新冠核酸筛查检测质量做出了有力的保证。
迅速组队,驰援北京 6月22日,在接到组队任务后不到1小时,结合报名志愿者专业和技术擅长,实验医学科组建了由副主任谢轶,分子诊断专家陆小军、王旻晋组成的检验专家团队,准备奔赴北京支援。23日晚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玉杰教授带队前往机场迎接四川1队 6月24日一早,谢轶就带领队员们对安贞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场地进行现场考察,充分根据实验室的现有条件和场地,进行重新规划和改造培训中,四川省直机关党校副校长陈学明教授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深度解读2020年两会精神。培训期间,全体学员实地走访了武侯区倪家桥社区与双流区云华社区,跨领域学习基层支部建设经验,特别是倪家桥社区院子万事屋、文创+等结合社区实际开展的特色党建服务项目。门诊党支部组织委员何谦同志、心脏内科党支部组织委员李江波同志分别就本支部特色及组织委员工作等内容作分享交流。四川省委党校彭穗宁教授围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建设》,从五个方面讲授了如何做好新时代基层党支部建设。
7月4日下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组织委员培训班顺利结课。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江英俊还引导所有党务骨干进行了管理工具和管理技能现场教学。
培训过程中,学员们均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学习热情。此次培训依托四川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特邀四川省直机关党校、四川省委党校、电子科技大学专家授课,并进行了学术研讨、实地走访、团队拓展等形式的交流,全院共计68名党务骨干参加培训,完成了为期2天共计16学时的课程学习。
培训班教学质量评估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员对本次培训课程满意度为100%。院党委组织部部长姜洁作《怎样做好医院的党支部组织委员》专题培训
四川省委党校彭穗宁教授围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建设》,从五个方面讲授了如何做好新时代基层党支部建设。培训过程中,学员们均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学习热情。门诊党支部组织委员何谦同志、心脏内科党支部组织委员李江波同志分别就本支部特色及组织委员工作等内容作分享交流。培训中,四川省直机关党校副校长陈学明教授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深度解读2020年两会精神。
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江英俊还引导所有党务骨干进行了管理工具和管理技能现场教学。此次培训依托四川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特邀四川省直机关党校、四川省委党校、电子科技大学专家授课,并进行了学术研讨、实地走访、团队拓展等形式的交流,全院共计68名党务骨干参加培训,完成了为期2天共计16学时的课程学习。
院党委组织部部长姜洁作《怎样做好医院的党支部组织委员》专题培训。7月4日下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组织委员培训班顺利结课。
培训班教学质量评估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员对本次培训课程满意度为100%。培训期间,全体学员实地走访了武侯区倪家桥社区与双流区云华社区,跨领域学习基层支部建设经验,特别是倪家桥社区院子万事屋、文创+等结合社区实际开展的特色党建服务项目
本次评审李为民教授成为中国唯一当选的终身院士,其他分别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瑞典、加拿大、亚美尼亚、荷兰、马拉维、巴西、尼日利亚、墨西哥、印度。据了解,每位预选新任院士均需由两位院士提名推荐,并经全体院士共同讨论后以书评和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今年被推荐的有来自全球的众多提名候选人,其中仅有25名知名学者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最终获得该院终身院士头衔。北京时间7月7日晚7时,国际医疗质量与安全研究院(IAQS,InternationalAcademyofQualityandSafetyin Health Care)线上召开2020年院士会,我院李为民院长作为研究院新入选院士出席会议。IAQS为国际医疗品质协会(ISQua,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Quality in Health Care)于2018年成立,院士评选旨在表彰在医疗质量与安全领域的研究、学术或服务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士,该院院士是在该领域工作的个人可获得的最高荣誉之一。
在近日举行的新任院士入选评审会中,我院李为民教授当选国际医疗质量与安全科学院终身院士,目前已累计有80名院士,其中两名来自中国IAQS为国际医疗品质协会(ISQua,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Quality in Health Care)于2018年成立,院士评选旨在表彰在医疗质量与安全领域的研究、学术或服务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士,该院院士是在该领域工作的个人可获得的最高荣誉之一。
北京时间7月7日晚7时,国际医疗质量与安全研究院(IAQS,InternationalAcademyofQualityandSafetyin Health Care)线上召开2020年院士会,我院李为民院长作为研究院新入选院士出席会议。在近日举行的新任院士入选评审会中,我院李为民教授当选国际医疗质量与安全科学院终身院士,目前已累计有80名院士,其中两名来自中国。
本次评审李为民教授成为中国唯一当选的终身院士,其他分别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瑞典、加拿大、亚美尼亚、荷兰、马拉维、巴西、尼日利亚、墨西哥、印度。据了解,每位预选新任院士均需由两位院士提名推荐,并经全体院士共同讨论后以书评和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今年被推荐的有来自全球的众多提名候选人,其中仅有25名知名学者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最终获得该院终身院士头衔